您的位置:首页 > 学员天地 > 详细介绍

要高度重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来源:教务处 作者:第1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黄扬波 日期:2017-04-24

村级党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村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近年来,由于我省各级领导的关心与重视,基层干部队伍经过几年整顿,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能力得到增强,广大乡村干部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但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换届中,还出现了一些年轻人不愿担任村干部的现象,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1、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知识,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老化。大多数村党支部书记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也绝大多数是函授。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复转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支书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来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二是政策水平偏低,有些干部不注意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执行政策不坚决,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专业结构失衡,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较小,而经验型、资历型的干部比重较大,这样的干部队伍结构很难适应农村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

2、思想观念的更新程度滞后于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还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与南方发达地区、先进地区比,缺少“敢闯、敢冒、敢试”的勇气,缺少开拓和开放意识,不敢涉足新领域,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发展新产业而是老守田园,安于现状,上边逼一逼,下边动一动,缺少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和驾驭市场、把握发展机遇的眼光和能力。这是村级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3、法制意识淡薄,工作作风飘浮,方法简单粗暴,不能较好地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棘手问题。有的村主要领导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家长制,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甚至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有的干部工作中短期行为严重,只求眼前,不顾长远,搞形式主义,干面子活,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靠骂二靠罚,人为制造一些不安定因素,造成群众的抵触情绪,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4、个别干部在任期内滥用权力,为政不廉,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偏亲向友;有的村干部耍威风,搞特权,贪图享受,腐化堕落,不顾村情民意,外出雇小车,出入歌舞餐厅;有的村干部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还有的村干部为官几任村貌依旧,自家的住房一个比一个气派。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基层干部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农村党组织不同程度的存在村级干部后继乏人,后备干部培养难、上岗难的问题。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群体。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经济头脑的青壮劳动力不想不愿担任村干部,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村干部后备干部资源更加稀少,可供培养的农村后备干部越来越少,选拔优秀青年到村任职的难度较大。

根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特别是抓住换届机遇,在换届前后有针对性的从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选、育、管、用”相衔接的长效机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精心选人。一是明确选人标准。把政治思想好、模范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威信好、整体素质好作为选拔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标准,要求村级后备干部必须达到高中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二是拓宽选人渠道。侧重从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经济能人中选拔;侧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选拔;侧重从热心农村工作、乐于为农民服务的本村青年或愿意回乡创业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侧重从换届选举中得票比较多、群众基础比较好、但暂时没有进村级班子的人选中选拔。

二要悉心育人。村级后备干部只有经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培养锻炼,才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一是开展技能型培训。以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和致富技术为主,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农村工作水平。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教育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结合现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每年至少要举行2次的村级后备干部培训或轮训。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模式。大胆让后备干部负责矛盾纠纷调解、精准扶贫、危房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级旅游开发、新农合基金征缴等主要工作,通过一线锻炼,积累基层经验;在村与村之间试行先进村后备干部和后进村相互交流方式,营造“比、赶、超”氛围。三是强化专人帮带模式。按照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方向及个人特点,从“两委”班子成员中指定专人与他们结对子,工作上进行指导帮助,生活上关心照顾,思想上及时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政治表现、工作状况、进步程度等情况,并为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要尽心管人。一是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建立后备干部档案,每半年召开一次村“两委”会和党员、群众代表会,对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符合干部德才兼备标准的保留下来,对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的人选及时调整出去,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二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结合民主考评、年终总结、班子换届,对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指导面上工作。

四要放心用人。一是职位空缺及时选用。在村“两委”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依照有关程序和法规,及时把政治上可靠、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带头致富、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二是换届选举推荐使用。在村级换届选举前,及时在村务公开栏重点介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和能力表现,提升他们在群众中的认可度。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