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员天地 > 详细介绍

牢记使命 一心为公 ——读《大清相国》偶感


来源:教务处 作者:第14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黄扬波 日期:2017-04-24

曾利用春节假日两次粗读了著名作家王跃文的力作《大清相国》,每次静下心来翻开书,均被作者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刻画鲜活人物形象的精妙技巧所吸引,而折服,总希望日如白昼,无昼夜之分,以便一口气读完。掩卷之际,总是意犹未尽,感叹不已,特别是2017年4月10日下午,有幸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同心讲堂”上聆听了王跃文先生亲自讲解的创作体会,对作品中主人公陈廷敬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其虽处在封建王朝,但有许多地方值得当今广大干部特别是我们党外干部效仿和借鉴。现将自己的点滴感悟予以浅述,以求教大家。

一要好学深思,积储担当重任的勇气。陈廷敬能成大器,首先还是他的博学强记和处变不惊的才能,如他不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就不会有大事急事难事交予他去处置,更不可能顺顺当当走上相国的高位。我们欣逢干事创业的伟大时代,平台多素质要求亦更高,知识更新频率加快,学习对我们尤为重要。不论何时何地,都应把政治业务学习、知识能力积累当作第一要务,当作一种良好的日常习惯,不致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要认真向书本学,做到业务精通,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自然科学等,特别要抓住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专题培训,通过专家、教授、老师的言传身教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同时,要虚心向领导、同事们请教,丰富自己的阅历,要多深入基层,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增强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不管分管什么,主抓什么工作,遇到任何复杂、突发情况,都可信心百倍,挺身而出,得心应手,干出一番不俗的成绩。

二要一心为公,练就拒腐防变的底气。小说主人公陈廷敬不仅才学高,而且修为极好,政治抱负远大,胸怀天下,情系黎民,全身心致力于朝纲大计和百姓福祉。身居要职,不贪不腐,身外之物从不沾手,对钱财毫厘不取。从未以权谋私,即使是皇帝对一些皇亲国戚、大臣的腐化睁只眼闭只眼,网开一面,陈廷敬都能保持住定力,实属难得。当今社会,各种物质利诱、精神鸦片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时刻在考验试探着手握公权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常向陈廷敬和焦裕禄、孔繁森等当代先进人物学习,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永葆公仆本色,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时常用典型案例警醒自己,不触红线,不近高压线,筑牢全面抵御各种“糖衣炮弹”侵蚀攻击的能力。并用自己的模范所为,引导家人和分管部门的同志,自觉遵守底线,不因贪一己私利、存一丝侥幸心理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党委政府形象的事。

三要慎独慎行,倡扶政治清明的正气。《大清相国》中的陈廷敬,为人耿直,刚正不阿,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未为自己、家人和下属的仕途升迁投过机、取过巧,更未抱过团、结过盟,对上不跑不求,对下不拉不哄,但对贪官污吏,却是眼中容不得沙尘,敢于一查到底,且善用手段,恩威并施,除恶务尽,故其政治历练和特立独行的风范亦值得今天推而广之。特别是我们党外干部都是经过多方培养而成长起来的,更要常怀感恩的心忘我地工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对组织忠心,对同事诚心,对百姓真心,不媚上瞒上,不欺下压下,不进圈子,不搞团团伙伙,不拉拉扯扯,不为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损害百姓利益。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耕好责任田,种好自留地,全力在职责范围内营造风清气正、合力干事的工作环境和简单轻松的生活环境,守住一方净土,不辜负组织的栽培和群众的信任。

当然,《大清相国》的结尾描述了主人公陈廷敬审时度势、激流勇退的故事情节,迎合了目前少数公务员的心理,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笔者认为略显不足。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