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的政策好,乡村振兴决策妙, 城里乡下一个样,全民小康就来到……”读着村民的打油诗,走进美丽的慈利县乐庄村,这里群山环抱,树木苍翠,空气鲜润,鸟语花香,同学们纷纷投入大山的怀抱,驻村入户,走访调研,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而我,却被眼前这位朴实的村妇唐启年深深的吸引,她就是我要寻找的美丽乐庄人。
奶奶的眼泪,让她毅然返乡。今年42岁唐启年,和许多农村夫妇一样,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几年前父亲的突然离世,年迈的奶奶和一位有患有精神和肢体残疾的叔叔无人照看,只能是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唐启年才能和奶奶叔叔相聚,2016年过完春节,唐启年和奶奶道别准备回到城里打工,奶奶一把拉住唐启年的手,老泪纵横,唐启年回到江苏的那天晚上,想起奶奶伤心流泪的样子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第二天,唐启年果断买了返乡的车票,她放弃了在江苏某编织厂7000元每月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从此担负了照顾奶奶和叔叔的重任,回来后她把奶奶和叔叔接到家里同吃同住,每天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种了7亩地,还要照顾两个读书的孩子,村里有人劝她在城里打工每月7000元,你何不拿两千块钱请村里人照顾呢?她只是说在村里大家各有各的事,再说请人照顾奶奶和叔叔,他不放心,现在每天能看到奶奶和叔叔灿烂的笑容,她的心理是格外踏实。68岁的叔叔是一位残疾老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唐启年也是对他细心照料,经常为他洗脚按摩,象照顾孩子一般照顾他,叔叔看见别人带了手表,也想要,虽然叔叔根本不识手表,唐启年说,这是叔叔唯一的爱好,虽然他神志不清,但是他喜欢收集手表,每到城里去唐启年都会给他带来大大小小价格不等的手表,两年多以来,唐启年弃高薪返乡照顾叔叔和奶奶的事情在乐庄被传为佳话,唐启年只是说,父亲不在了,这是我应该尽的孝道。
空巢老人的儿女留守儿童的妈妈。唐启年在村里不但非常孝顺长辈,而且也是个热心帮助村民的大好人,交通闭塞的村庄,出入村庄运输物质成了村民的难事,山路盘旋险阻,每每看见老人和孩子扛着东西上山下山时,唐启年都会主动帮忙接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唐启年活动的身影,2017年的冬天,组上有一位老人病了,儿女都在外打工,当时老人极不舒服,村上卫生院又比较远,晚上,唐启年硬是摸黑背着老人爬了十几里的山路,找到了村里的卫生院,看病后,又把老人送回来安顿好,回家已经是凌晨两点。村上有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不在家,唐启年也是经常走访她,经常嘘寒问暖,有时候做了一碗好菜也要给她端上一份。像这样乐于助人的事情在唐启年身上已经并不新鲜了,几乎成了唐启年的日常,实例举不胜举,每当村民向她竖起大拇指点赞时,唐启年有些腼腆而又自信的说,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虽然我已经42岁,但我算村里的年轻人,我既是空巢老人的儿女,也是留守儿童的妈妈。
村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光。乐庄村级公路在扶贫队的帮助下,进行了水泥硬化,但山路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成了拦路虎。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唐启年都是第一个冲上去主动把这些石头搬开,遇到大面积山体滑坡,唐启年召集组上的人一齐出动,把道路疏通。有人说她多管闲事,等着村干部去弄好了,唐启年说,这是大家每天的必经之路,如果大家都这样想的话,都在等靠的话,那么受影响的是我们自己。村民们慢慢的理解了,也主动加入清理队伍。唐启年进过城,开阔过眼界,体验过城里高尚的文化娱乐生活。乡村的农闲季节,她不打麻将,也不家常里短,带领村民一起通过视频学习广场舞,如今,在乐庄村,一支像模像样的的广场舞队伍经常热闹在寂静的山谷;在社院扶贫工作队进驻村以后,村里还办起了农民趣味运动会和春节联欢会,而唐启年每次都组织组上村民踊跃参加。载歌载舞,不知给村民带来多少欢声笑语;村上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时,唐启年也是主动进行村民进行传达和沟通。今年二月份村上进行村民小组选举时,唐启年脱颖而出,以高票当选为八组的组长,当问及当组长有什么报酬时?她说,没有什么报酬,既然群众都认可我,我觉得无尚荣光,我就要为他们做好服务。
采访结束时,我问唐启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悄悄的告诉我她的心愿是准备向村支部写入党申请书,带领村民做点实事,让村民感觉越来越幸福!想成为一名带领村民致富的共产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